一次次深情凝视,一次次郑重鞠躬,都凝结着习近平总书记对英雄先烈的深切缅怀和无限追思。
我们记得,方志敏的铮铮誓言: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2021年4月,在广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总书记有感而发: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
我们记得,夏明翰大义凛然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习近平总书记在博物馆不时驻足察看革命文物,追忆峥嵘岁月,他对大别山的红色历史非常熟悉,如数家珍。这里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先后诞生和养育了多支主力红军,走出43位叱咤风云的开国将军。革命战争时期,不足10万人的新县,在斗争中牺牲了5.5万多人。一次次深情凝望,一次次郑重鞠躬,一次次细致问询,凝结着总书记对英雄先烈的深深敬意和无限追思。
这是河南省信阳市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附近的英雄山八面红旗雕塑。2016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残阳枫林隐:之前看过唐际根老师的讲座,讲了发掘洹北商城的曲折经历。
在这一天,人们带着香烛、鲜花,祭祖扫墓,诉说着对先人的思念,也饱含着对春天的期盼。古人还喜欢用车当作祭品。祭祀不只在春天,一年要祭四次从甲骨文和考古中的发现,证明商代起人们非常重视对祖先的祭祀。记录在祭祀上甲时会不会遇到雨的甲骨。
博物汉字团队制作的动态甲骨文。如今,谢昭雨橦也加入了甲骨文视频的创作中,以自制视频形式向更多人传播甲骨文文化。
古人祭祀也带酒,还是郁金香草酿的好酒古人去祭祀,都带了什么?曹建墩表示,以商代为例,商人祭祀的对象包括祖先与自然神祇(帝、日、风、雨、社、山、川),尤以祖先的祭祀最为频繁。(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弋 整理)。@都诸军:欢迎大家,走进河南,来我们商丘看一看,我们商丘可是三商之源啊。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曹建墩告诉记者,在甲骨文中,类似这样与祭祀相关的卜辞还有很多,从祭祀日期的选择、所选日期当天的天气、祭祀的祭品,都要提前通过占卜的形式来询问祖先的意见。
扫码看更多●网友留言:@师话史说:走进邑商,看见华夏。我们做这个号的初衷,就是想把汉字文化渗入到生活中,让大家认识甲骨文,发现甲骨文的有趣之处。这样的演绎,不仅大人爱看,还受到10后小孩哥小孩姐的欢迎。几千年来,中国人敬天法祖,祖先崇拜一直很盛行。
他还分享了近年来商代考古的最新成果,并介绍了郑州商城废弃的原因。The oracle bone script form of 父(fù)resembles a hand holding a stone axe,originally meaning father.At that time,older males often used axes for physical labor,so holding an axe was regarded as a symbol of parenthood.文字翻译: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童林 张蕊漫画甲骨国王也鸡娃留言板四地寻商 勾勒商代文明脉络近日,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顶端新闻推出寻商——河南四地联动融媒直播活动,邀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工作站站长、郑州商城考古负责人杨树刚做客直播间,并分派三路记者走进殷墟博物馆新馆、偃师商城遗址、商丘火神台,从先商传说、商代考古等角度,详解商代文明。
古人认为坐车马舒适,也希望给祖先供奉车马。曹建墩告诉记者,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的鬯就是用黍酿制的高档酒,可以分为用黑黍酿制的秬鬯和有郁金香草的郁鬯两类,都常被用来祭祀。
严格来说,鬯酒在商周时期属于最高级别的酒,相当于现在顶级名酒。甲骨文中就有卜辞记载着,祭祀要用几头牛,是三头还是五头。曹建墩表示,在这一天,人们祭祖扫墓,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思念,更是希望后人慎终追远,借先人遗志鞭策和激励后者,努力于眼下,奋斗于始终。郑州市金水区优胜路小学六年级学生谢昭雨橦就是其中一位。在甲骨卜辞中,还有用纺织品做祭品祭祀的辞例。@姚市井原野:嚯,四分之三文物属于首次亮相,有点让人激动了。
受访者供图这些天,视频博主@博物汉字出了圈,一群90后把晦涩的象形文字变成了可爱的动画形象,配上轻松的音乐、丰富的情节,展示出甲骨文的无穷魅力。除了次数更频繁,商代祭祀的形式也分为两大类,墓祭和宗庙祭祀
入选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焦作府城商代早期城址是一处商代早期军事重镇。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宫殿区到二里头都邑多网格式布局,可以看出二里头遗址考古取得的巨大成绩,夏文化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
书院街墓地是中央王朝都城内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具有兆域性质的高等级贵族墓地,凸显诸多礼制性的制度创新。虢国墓地是一处等级齐全、保存完好的西周大型邦国公墓地。
商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部族,文献记载商人的始祖契助禹治水有功,受封于商。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赵辉认为,二里头文化强力向四方扩张、辐射文化影响力,形成了超越自然地理单元和文化屏障的强力冲击波,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在这个诸侯逐鹿、问鼎中原的时代,产生了百家争鸣、诸子比肩的深刻思想,出现了勇于创新的艺术繁荣。司母辛鼎二里头遗址是夏王朝晚期都城遗址,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两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说,多年来,殷墟考古与研究虽然取得了众多成果,但在殷墟大邑商布局、方国考古、甲骨文、以商为代表的中国文明早期发展源流与内部驱动力等课题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完善。不仅是都邑,都邑周边的考古也在不断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登封王城岗、禹州瓦店、新密新砦、巩义花地嘴等遗址的发现,对应了文献中记载的禹都阳城、启都阳翟、后羿代夏、太康失国等历史事迹,逐渐勾勒出文献中夏人的活动踪迹,为探寻夏代早期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线索。春秋战国,礼崩乐坏,五霸迭起,七雄并立。
王子午鼎偃师商城小城的发现入选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夏商周断代工程将偃师商城的始建确定为夏商文化和夏商王朝分界的界标,并将其列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中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持续发展和繁荣,为夏王朝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文化、社会、礼仪等基础,大禹治水,夏启家天下,中国第一个王朝诞生。
平顶山应国墓地入选199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应国墓地主要是周代应国贵族的埋葬地,排列有序,具有族墓葬特征。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诞生及早期发展的核心区域,是华夏早期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的关键区域,也是从夏商周三代一直到北宋时期各主要王朝建都立制、统治全国的中心地区。以玄鸟为图腾,以青铜为礼器,以文字为记载,商代继承夏代王朝初态,在交融与共中形成辉煌壮美的商代文明。青铜器、甲骨文、王陵区兆域,是殷墟三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关键要素,也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商代文化的辉煌。
2005年度入选的鹤壁刘庄遗址发现了下七垣文化墓地等先商族的物质遗存,对研究先商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中原地区是夏文化探索与研究的中心地区。
入选2007年度的关帝庙商代晚期聚落,则是黄河南岸地区首次完整发掘的商代晚期中下层聚落遗址。从考古学上探索夏文化,是探索早期中国文明特质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研究中国文明从哪里来、如何走来的一个关键环节。
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4月3日起,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历史博物馆面向社会全面开放,展出青铜器、玉器、陶器及卜骨等精美文物。公元前770年,平王迁都洛邑王城,史称东周。